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若临瑶池前,想望昆仑丘。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深沉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深沉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曲江与南山相映成趣的画卷,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
开篇四句用"郁初霁""湛不流"等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雨后天晴时南山青翠欲滴、曲江水波不兴的静谧画面。诗人将眼前景致比作瑶池仙境,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惊叹。
中间八句通过"黛色""波上秋"等细腻描写,展现山水交融的立体画卷。用"万木影""千岩幽"的夸张手法,突出景色的幽深壮美。"片云对渔父"等句以动态景物点缀静态画面,使整幅图景更富生机。
最后六句转入抒情,诗人以"青霞"喻高洁志向,用"白鸥"反衬世俗牵绊,表明寄情山水、忘却尘扰的人生态度。结尾"良辰""欣游"等语,流露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畅快心情。
全诗以山水为媒介,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自然融合,语言清新明快又意境深远,展现了盛唐山水诗特有的开阔气象和超逸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礼赞,传递出追求精神自由、向往心灵宁静的人生理想。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