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和灾荒双重打击下百姓的苦难,以及朝廷的救济措施,最后流露出诗人自己的无力感。
前四句写现实困境:战火刚停,又接连传来灾荒的消息。官府按户籍统计受灾人口,发现田野荒芜没人耕种。用"烽烟靖"和"灾荒叠闻"的对比,突出祸不单行的艰难时世。
中间两句写朝廷应对:皇帝怜悯百姓,下诏免除租税。"怜余子"用父亲怜爱孩子的比喻,把皇帝塑造成仁慈形象,但"蠲租"这种临时救济也暗示了治标不治本。
最后两句诗人自比贾谊:汉代贾谊曾上书为民请命,诗人说自己不如贾谊能干,只能日夜忧心忡忡。"不才惭"表面谦虚,实则透露着想为民做事却无能为力的苦闷。通宵达旦的"殷勤"更强化了这种焦虑感。
全诗像一篇微型纪实报告:先摆出天灾人祸的现状,再记录官方应对,最后加入个人感受。没有华丽辞藻,用平实语言记录民生多艰,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