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

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
宸闺垂玉帘,云榻拥天青(同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自然的画面,传递了禅宗悟道的境界。前两句"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看似矛盾——佛门圣地竟在"东山水上",其实是用反常识的表达打破常规思维:悟道不在特定地点,就像人在水面行走般超越常理,暗喻觉悟突破世俗认知。

后两句"宸闺垂玉帘,云榻拥天青"描绘了两个对比画面:华美宫殿垂着珠帘的闺房,与云雾缭绕中天青色的禅榻。这里用富贵景象与自然景象的并置,暗示真正的精神境界不在奢华场所,而在与天地合一的简朴中。

全诗通过山水、珠帘、云榻等意象的巧妙组合,把抽象的禅理转化为可感的画面:觉悟者既能在世俗中保持超脱(如水上行),又能于朴素中见宏大(如云拥天青)。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日常景物的表达方式,正是禅诗"不说破"的智慧,留给读者自己体会的空间。

释慧晖

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