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教寺筠轩

夜忆清轩上,都忘居会稽。秋声先在竹,月色最宜溪。

银汉檐前直,玉绳天外低。何人倚栏槛,为听下庄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崇教寺筠轩中的静谧画面,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

开篇"夜忆清轩上"直接点明这是夜晚在清雅小轩中的回忆。"都忘居会稽"说明景色太美,让人忘记自己身在会稽这个地方,侧面烘托出景致令人沉醉。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夜美景: 1. "秋声先在竹":秋风最先吹动竹林,沙沙作响,这是听觉描写 2. "月色最宜溪":月光最适合洒在溪水上,波光粼粼,这是视觉描写 3. "银汉檐前直":银河像挂在屋檐前一样笔直,夸张手法展现星空之近 4. "玉绳天外低":星星仿佛垂得很低,像要触手可及,继续强化天宇与人间的亲近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何人倚栏槛"的设问,引出"为听下庄鸡"的答案。这里的"下庄鸡"可能暗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暗示听者或许在思考人生真谛,也可能单纯描写有人倚栏听鸡鸣的闲适画面。

全诗通过"竹声、月色、银河、晨鸡"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超然物外、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