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馀姚上林湖山
山水有奇秀,何必耳目亲。
兹地世未知,偶游良可珍。
平湖瞰其中,翠巘围四垠。
青松千万植,落瀑如悬巾。
佛庙耸殿塔,装点绘图新。
清溪与断崖,水石声磷磷。
峰巅见沧海,日出常先晨。
花草时节异,宁问秋夏春。
陵谷千万古,岂无称道人。
德微言不信,又恐远故堙。
樽酒且乐我,醉来事事均。
兹地世未知,偶游良可珍。
平湖瞰其中,翠巘围四垠。
青松千万植,落瀑如悬巾。
佛庙耸殿塔,装点绘图新。
清溪与断崖,水石声磷磷。
峰巅见沧海,日出常先晨。
花草时节异,宁问秋夏春。
陵谷千万古,岂无称道人。
德微言不信,又恐远故堙。
樽酒且乐我,醉来事事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余姚上林湖山的所见所感。下面我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和魅力。
首先,诗人说“山水有奇秀,何必耳目亲。”这是说,大自然的美丽是如此奇特和秀美,即使没有亲眼看到,我们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接着,“兹地世未知,偶游良可珍。”诗人提到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知道,而他偶然间来到这里,觉得这个地方非常珍贵。
诗中“平湖瞰其中,翠巘围四垠”描述了上林湖的平静和周围环绕的翠绿山峰。
“青松千万植,落瀑如悬巾。”这里描绘了湖边成千上万的青松和瀑布,就像悬挂的毛巾一样。
“佛庙耸殿塔,装点绘图新。”诗人看到了新建的佛庙和塔,它们装饰得很漂亮。
“清溪与断崖,水石声磷磷。”清澈的溪流和断崖,水声和石声交织在一起,非常悦耳。
“峰巅见沧海,日出常先晨。”站在山峰之巅,可以看到辽阔的海洋,而且这里常常是日出最早的地方。
“花草时节异,宁问秋夏春。”诗人说,这里的花草四季不同,不用去管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
“陵谷千万古,岂无称道人。”诗人感叹,这里历经千万年,难道没有值得称颂的人吗?
最后,“德微言不信,又恐远故堙。”诗人担心,这里的美景和传说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被人遗忘。
“樽酒且乐我,醉来事事均。”诗人拿起酒杯,享受这里的风景,觉得喝醉了,一切都很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上林湖山美景的喜爱和珍惜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
谢景初
(1020—1084)杭州富阳人,字师厚,号今是翁。谢绛子。仁宗庆历六年进士。知余姚县,禁民私煮盐,以增课税;又筑海塘以御潮。历通判秀、汾、唐、海诸州,迁湖北转运判官,成都府提刑。神宗熙宁初,上疏反对青苗、免役等法,遭劾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有《宛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