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时期的高士鲁仲连,用现代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1. 人物形象:开头两句说鲁仲连这人特别有骨气(奇节),遇到国家危难时能用智慧化解(释难),而且做事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出于道义(道情)。
2. 高光事迹:中间四句举了两个例子: - 动动嘴皮子就劝退秦国大军(一言却秦围),写封信就让聊城守军投降(片札降聊城),说明他靠智慧就能解决大问题。 - 成功后拒绝收钱(辞金),连官职俸禄都不要(让禄),显得他品格特别清高。
3. 人生态度:最后两句说他办完大事直接甩手走人(拂衣),跑去海边隐居(蹈沧溟),这种"功成身退"的潇洒劲儿,正是古代文人最羡慕的活法。
全诗核心就三点:有本事、讲义气、不贪功。像武侠小说里那种解决江湖纷争后深藏功名的大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低调的王者"。诗人其实是通过夸鲁仲连,表达自己对这种理想人格的向往。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