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哭李穆樵步柱尊韵

冬至别君知永诀,清明念子枉悲歌。
春风苦恨生烟草,泪眼凄迷望薜萝。
白玉为楼真梦耳,青山埋骨柰愁何。
任他燕语兼鹃血,只似人间一掷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对逝去好友李穆樵的深切哀思。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和景物烘托,将失去挚友的痛苦娓娓道来。

首联"冬至别君知永诀,清明念子枉悲歌"用时间线索展开回忆:去年冬至分别时已知是永别,如今清明只能空自悲歌。两个节气形成强烈对比,凸显生死相隔的残酷。

中间两联通过景物描写强化哀伤:春风本该带来生机,此刻却只吹动墓前荒草("生烟草");泪眼模糊中看见墓边的藤蔓("薜萝"),更添凄凉。诗人用"白玉为楼"的华美想象反衬现实——好友终究长眠青山,再好的幻想也敌不过生死无常。

尾联"任他燕语兼鹃血"最是动人:任凭春天燕子欢啼、杜鹃泣血(古传说杜鹃啼叫会流血),在伤心人听来,这些声音都像织布机的梭子声一样平常。这个比喻新颖深刻,说明极度的悲痛已让诗人对周围一切变得麻木。

全诗没有直接哭喊痛苦,但通过"苦恨""凄迷""柰愁何"等克制的词语,配合春风、烟草、鸟鸣等意象,将绵长深切的悼念之情表达得含蓄而有力。特别是最后将春天最有代表性的两种鸟鸣比作机械的梭子声,生动展现了"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