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顾亭林先生诗集后

胜朝吴下一诸生,毕世栖栖旅客情。
高蹈自希庞隐士,传经未让郑康成。
昂藏大志期追古,忧患余年尚论兵。
即诵诗歌亦奇健,犹能吐气截长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后人题写在顾炎武诗集后的赞颂之作,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说顾炎武本是明朝苏州的一个普通读书人,却一生漂泊在外(顾炎武明亡后四处奔走抗清)。"栖栖"形容他像候鸟一样居无定所,突出其孤忠与艰辛。

第二句用两个典故赞美他的品格:像古代隐士庞德公一样清高(顾炎武拒绝清朝征召),又像东汉大儒郑玄那样学问深厚。这里用具体的历史人物作比,让抽象的品质变得形象。

第三句直接点明他的抱负:昂首挺胸怀揣复兴故国的壮志("追古"暗指恢复汉文化传统),晚年仍研究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可见其忧国之心至死不渝。

最后一句夸他的诗风:读起来雄健奇绝,字句像能斩杀巨鲸的利剑般有力。这个比喻把文字的力量感转化为视觉冲击,让人直观感受到顾诗的气势。

全诗像一幅速写:先勾勒顾炎武清瘦的文人形象,再层层添加他作为学者、志士、诗人的不同侧面,最后用"截长鲸"的夸张画面收尾,使一个骨头硬、学问深、笔头锋利的爱国者形象跃然纸上。最妙的是末句——明明在评诗,却让人仿佛看到了持剑跃海的斗士身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