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乌行
木之用髹漆,初以为美观。
睹兹赤乌材,乃知漆为木之九转丹。
风雨霜露不能入,所以远历晋魏犹坚完。
政如厚葬用珠玉,能令血肉经千年。
凡物皆尚新,惟琴独求旧。
古人遗迹既已少,近作吾无千岁寿。
木不断生意,雨旸犹相通。
及兹生意尽,发声始与金石同。
巍巍乌龙山,岩壑秀且雄。
桐江在其南,溟渤居其东。
长滩落深峡,灌木号巅峰。
子胥朝夕鼓馀怒,子陵庙貌存高风。
托根于此岂复有,凡木感化何让龙门桐。
我本山林人,奔走鬓已翁。
何期造物私,锡此哀吾穷。
琴成灭迹入深谷,歌咏尧舜甘长终。
睹兹赤乌材,乃知漆为木之九转丹。
风雨霜露不能入,所以远历晋魏犹坚完。
政如厚葬用珠玉,能令血肉经千年。
凡物皆尚新,惟琴独求旧。
古人遗迹既已少,近作吾无千岁寿。
木不断生意,雨旸犹相通。
及兹生意尽,发声始与金石同。
巍巍乌龙山,岩壑秀且雄。
桐江在其南,溟渤居其东。
长滩落深峡,灌木号巅峰。
子胥朝夕鼓馀怒,子陵庙貌存高风。
托根于此岂复有,凡木感化何让龙门桐。
我本山林人,奔走鬓已翁。
何期造物私,锡此哀吾穷。
琴成灭迹入深谷,歌咏尧舜甘长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一把古琴的感悟,通过琴的材质和制作过程,表达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说,木头原本涂上漆只是为了好看,但看到这把用"赤乌材"(一种珍贵木材)做的琴,才明白漆就像给木头吃了"九转仙丹",能让它历经风雨千年不坏。这就像古人用珠宝陪葬,能让尸体千年不腐一样。
接着作者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人们都喜欢新东西,唯独古琴越旧越好。因为古人留下的东西太少,而现代人做的琴又活不到千年。这里暗含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中用生动的比喻说:活着的树木还能感受阳光雨露,但做成琴后"生机断绝",反而能发出金石般永恒的声音。这就像人生,有时需要经历"死亡"才能获得永恒价值。
后半段描写琴材的产地——乌龙山一带的壮丽景色,提到伍子胥的悲壮和严子陵的清高,暗示这把琴吸收了天地精华和古人精神。
最后作者自嘲:我本是个山野之人,如今年老奔波,没想到老天赐我这把琴安慰我。等琴做好后,我要带着它隐居山林,歌颂尧舜盛世,安度余生。
全诗通过一把琴,串联起自然、历史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反而更珍贵"的智慧,就像古琴越老越有价值,人生也需要经历沉淀才能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