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句到第四句,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避世金门"指远离朝廷,"华颠短褐"形容自己头发花白、穿着朴素,暗示不愿追求功名。后两句用对比手法:那些在朝廷飞黄腾达的官员,有谁能理解隐士的高洁情怀呢?"南山《白石吟》"代表隐士的清高品格。
第五、六句是转折,说虽然隐居,但仍关心天下大事,想要理解古人的智慧。"数箸能谈天下事"用吃饭时闲聊的日常场景,表现对时局的关注。
最后两句借古抒怀。贾谊(汉代才子)、王通(隋代思想家)都已逝去,暗指当今缺乏真正的人才。诗人独自面对苍茫天地,不禁感慨万千。这种孤独感既是对现实的失望,也包含着对理想境界的坚守。
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细节(吃饭、白发)与宏大主题(天下事、古人智慧)的结合,展现了一个隐士既超脱又忧国忧民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