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叫"巾山"的山景,以及诗人独自登山的感悟。
前两句"两峰争起入云层,半属虚空半属僧"用拟人手法写山峰高耸入云,好像在比赛谁长得更高。山上一半是空旷的自然风光,一半是僧人修行的寺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后两句"斜日满山人到少,任蕃去后我来登"写夕阳洒满山间时游人稀少。这里提到"任蕃"(可能是前人),暗示在他人离去后,诗人独自来登山,有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感,但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
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既写出了高山入云的壮观,又表现了诗人独享山景的惬意。最妙的是把登山这件普通小事,写出了超越时空的意境——虽然前人已去,但山川依旧,每个登山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
薛师石
(1178—1228)温州永嘉人,字景石,号瓜庐。薛弼曾孙。隐居不仕,筑室会昌湖上。工小楷,篆籀斯隶,深造其极。尤工诗。有《瓜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