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五好诗书

十五好诗书,
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
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
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
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
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
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
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
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
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
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
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
忧伤没余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从意气风发到国破家亡的人生历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是少年得志的辉煌岁月。诗人十五岁就热爱读书,二十岁就当了官,受到楚王重用,经常出入豪华宫殿。他写诗赋比屈原还厉害,读的书比史官还多,经常参加高端宴会,跟着楚王游山玩水,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第二部分(中间十句)是战乱突至的残酷现实。正当歌舞升平之时,战争突然爆发。吴国军队攻破都城,秦国军队占领大片土地。昔日的宫殿变成了狐狸野兔的窝,繁华的街市沾满霜露。国宝被抢走,连象征王权的宝剑都沉入了襄城水中。诗人想为国殉葬却没能做到,觉得独自活着很羞耻。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是晚年的痛苦回忆。诗人白发苍苍时照镜子,想起故都和那些君子朋友,内心充满忧伤。这种亡国之痛将伴随他到生命尽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强烈对比展现人生巨变:前半段用"明月宴""紫芝""绿芷"等美好意象描绘理想生活,后半段用"狐兔穴""霜露""暗天"等凄凉景象表现亡国惨状。最后通过"白发明镜"这个细节,让读者感受到老人回忆往事的锥心之痛,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少年不识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颜之推

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字介,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学术上,颜之推博学多洽,一生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急就章注》、《证俗音字》和《集灵记》有辑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