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禁里春浓蝶自飞,御蚕眠处弄新丝。
碧窗尽日教鹦鹉,念得君王数首诗。

现代解析

这首《宫词》描绘了一个宫廷女子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活气息。

首句“禁里春浓蝶自飞”,这里的“禁里”指的是皇宫内部,“春浓蝶自飞”描述了宫廷里的春天非常浓郁,蝴蝶自在地飞舞。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春景,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宁静和优渥。

第二句“御蚕眠处弄新丝”,“御蚕”指的是皇家养的蚕,“御蚕眠处”指蚕眠的地方,新丝则代表蚕丝织成的新绸缎。这里通过蚕的眠醒,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富足与和谐,蚕丝的新鲜与细腻,象征着皇家生活的精致和美好。

第三句“碧窗尽日教鹦鹉”,“碧窗”指的是绿色的窗户,这里以鹦鹉来修饰,表现了窗子的生动景象。整日里,女主人公教鹦鹉念诗,这里的鹦鹉不仅是一种宠物,也是她孤独生活中的伴侣。教鹦鹉念诗既表现了女子多才多艺,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寂寞和对爱情的渴望。

最后一句“念得君王数首诗”,“君王”指的是皇帝,整日教鹦鹉念诗,也暗示她可能在渴望能够念诗给君王听,以此来博得君王的欢心。这展示了她对君王的思念和渴望得到宠爱的心情。

整首诗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的生活,既有自然景色的优美,也有她内心的细腻情感。诗中通过对春天、蚕丝、鹦鹉和诗歌的描写,表现了宫廷生活中的宁静、富足和她对君王的思念。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