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弓行
秦王英武擒黑闼,玉帐鸣弦不虚发。
由来克敌在良弓,岂问乌号与繁弱。
材干坚良胶漆固,圆穹宣精列躔度。
两端骨弭亦光泽,虬啮重渊挟中弣。
东征西讨良汝资,用之则安舍则危。
发硎金镞霜入楛,急弦送羽高横飞。
将军贝胄五花马,十年讲武长城下。
振旅归来献功绩,玈矢彤弓自天锡。
由来克敌在良弓,岂问乌号与繁弱。
材干坚良胶漆固,圆穹宣精列躔度。
两端骨弭亦光泽,虬啮重渊挟中弣。
东征西讨良汝资,用之则安舍则危。
发硎金镞霜入楛,急弦送羽高横飞。
将军贝胄五花马,十年讲武长城下。
振旅归来献功绩,玈矢彤弓自天锡。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讲述了一张好弓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将军凭借它建功立业的故事。
前四句开门见山:秦王(这里可能借指某位英明君主)靠一张好弓擒获敌人,强调制胜关键不在弓的名贵("乌号""繁弱"都是古代名弓),而在于弓本身的精良。就像现代人买工具,名牌不重要,实用才是王道。
中间详细描写这张弓:弓身用优质木材和胶漆制成,做工精细如星辰排列般精准,两端装饰华丽,握把处雕刻着龙纹。这些描写既展现弓的精美,也暗示它凝聚了匠人的心血。
接着用对比手法:这张弓随军东征西讨时是可靠伙伴,但闲置不用时反而可能带来危险。这就像现代的工具,用好了创造价值,放着不用反而浪费资源。诗人还描写了箭矢的锋利("霜入楛"形容箭头寒光闪闪)和射箭时的迅猛。
最后转到将军形象:他穿着贝壳装饰的铠甲,骑着骏马,在长城下练兵十年。凯旋后获得天子赏赐的红黑色弓箭("玈矢彤弓"在古代是重大战功的象征)。这里既赞美将军的武功,也暗含"功成名就离不开好工具"的哲理。
全诗通过一张弓的故事,传递了"工具重要,但使用工具的人更重要"的智慧。就像现在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最终还是要靠使用者的能力和坚持。诗中战场描写气势磅礴,弓的细节又充满工匠精神,最后将军的荣耀更让全诗有了励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