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愀然何所念,念我龙门坞。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在贬谪期间思念故乡的深情之作,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析:
1. 夏日思乡的开篇 诗人开头就说自己在初夏时节赶路("孟夏守畏途"),天气闷热时下了船("舍舟在徂暑")。这时候突然感到惆怅,因为他想起了家乡龙门的山间小屋("念我龙门坞")。这里用炎热的旅途对比清凉的故乡,瞬间勾起乡愁。
2. 记忆中的世外桃源 接着他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描绘家乡美景:竹林密得没有小路("密竹无蹊径"),四五棵高松挺立,山泉从树间飞溅而下,声音像下雨般清凉("飒飒如度雨")。还有桂花香漫山野("菌桂秀层岭"),水边芳草萋萋("芳荪媚幽渚"),孩子在家门口等他("稚子候我归")。这些画面充满自然的生机与家的温暖。
3. 用历史名人自比 诗人突然搬出两位大人物:周公想念周朝("公旦既思周"),孔子怀念鲁国("宣尼亦念鲁")。意思是:圣贤都思乡,何况我这被流放的人("矧余窜炎裔")?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日夕谁晤语"),就像古代思念朝廷的子牟、遇到故人的椒举一样难过。
4. 孤独的日常细节 最后他描写自己凄凉的状态:看着玉佩发呆("凄凄视环玦"),在庭院里忧郁踱步("恻恻步庭庑")。不需要像古人庄舄那样吟唱思乡曲,因为羁旅的疲惫已经刻在骨子里("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核心魅力: 诗人把贬谪的苦闷化作细腻的乡愁画卷,既有"松竹飞泉"的山水之美,又有"稚子候门"的人情温暖。最打动人的是他用"圣贤也思乡"来自我安慰,让普通人的思乡情绪获得了诗意升华。最后那个在院子里徘徊的身影,让所有异乡漂泊者都能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