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胡季昭

绿鬓两科好,丹心一片忠。
言言开国体,蹇蹇匪渠躬。
夜谓鸳行底,能持鲠论公。
象台死得所,万古忆清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在悼念一位名叫胡季昭的忠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物形象:前两句用"绿鬓"(黑发)和"丹心"(赤诚之心)这对颜色词,生动勾勒出一个年轻有为、忠心耿耿的官员形象。"两科好"暗示他科举成绩优异。

2. 为官品格:中间四句展现他的官场作风。他说话直率("言言")以国家大局为重,行为正直("蹇蹇"是艰难前行的样子)不谋私利。夜里还在思考如何直言进谏("鸳行"指官员行列,"鲠论"指刚直的言论)。

3. 精神传承:最后两句写他虽然死在象台(可能是官署或流放地),但死得其所。用"万古清风"这个比喻,说他的清廉正直会像永不停息的风一样流传千古。

全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的官员形象。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万古清风"的比喻,把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作可感的自然景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种品格穿越时空的力量。

李庭芝

(1219—1276)宋随州随县人,祖籍开封,字祥甫。淳祐元年进士。开庆初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屡败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度宗咸淳间,以督师援襄阳无功罢官,旋复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恭帝德祐元年,固守扬州,抵抗元军,加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二年,守临安,城陷,苦战拒降,后突围东入海,至泰州被俘,遇害于扬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