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六十四首 其五十七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證无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顺势而为,回归本真"。

前两句"三才相盗食其时"用了个巧妙的比喻:天地人三者(三才)像互相"偷取"资源一样共生共存,但关键在于把握正确时机。就像农民知道什么时候播种收获,这种掌握自然节奏的能力,才是修道的真谛(神仙道德机)。

后两句描绘了悟道后的状态:当万物各得其所(万化既安),人就能停止胡思乱想(诸虑息);身体每个部位都自然运转(百骸俱理),最终达到"无为"境界——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像四季更替般自然而然做事。

全诗把深奥的修道思想转化成生活智慧:不要强行对抗自然规律,要像农民顺应农时那样生活。当我们找准生活节奏,该努力时努力,该休息时休息,身心就能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现代人焦虑往往源于违背生物钟、强求速成,而诗中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把握自然节奏。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