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丙戌,一九四六年

又飙轮、阅世正匆匆,人天劫无涯。
对荒城野戍,烟煨马粪。
风咽蛮笳。
俯仰已成陈迹,人物付虫沙。
还怕归来燕,错认人家。
独是青山无恙,剩湔愁泉水,舒啸云霞。
便旧时猿鹤,相见漫惊嗟。
念天寒、蘅皋晼晚,奈斜阳、树树有昏鸦。
消闲处,携芳樽去,慰我梅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46年,当时中国刚经历抗战胜利,但社会依然动荡不安。作者通过旅途见闻,表达了对战乱后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复杂心情。

上阕以"飙轮"(飞驰的车轮)开篇,暗示时代变迁之快。战火后的荒城、野外的军营、烧焦的马粪、呜咽的胡笳声,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战争创伤。最令人心酸的是,连归来的燕子都可能认不出曾经的家乡,暗示战乱让一切面目全非。

下阕笔锋一转,写只有青山依旧美丽,清泉和云霞还能给人安慰。作者想告诉旧友不必为世事巨变而过分伤感,但黄昏时分的乌鸦叫声又透露出内心的忧虑。最后他选择带着美酒去赏梅,在自然之美中寻找平静。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城市毁了,朋友散了,连燕子都找不到旧巢,但青山泉水依然如故。作者既感叹战争带来的破坏,又试图在自然中寻找慰藉,这种复杂情感通过"荒城与青山"、"战火与梅花"的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选择与梅花对饮,展现了中国文人面对苦难时特有的豁达与坚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