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问题:如何在儒家的入世责任和佛家的出世超脱之间找到内心的平衡。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变化:过去那个较真计较的读书人("饶措大"),如今成了墙上挂画的修行者("壁头陀")。"措大"是古人对穷书生的戏称,"头陀"指苦行僧,两个称呼的对比既幽默又引人深思。
后两句抛出核心问题:要获得内心安宁("安心法"),究竟该选择佛家的禅修,还是儒家的处世之道?"较几何"三个字特别妙,像在比较两种方法的性价比,把严肃的哲学思考说得像日常购物般亲切。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生活化比喻谈哲学,墙上挂画暗示修行未必真要出家 2. "较几何"的市井化表达,消解了宗教话题的沉重感 3. 短短20字完成人物形象转变+哲学命题抛出,体现古诗的浓缩魅力
本质上,诗人不是在比较禅儒优劣,而是提醒我们:安顿心灵不必拘泥形式,既不必像过去那样较真,也不必刻意苦修,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最重要。这种通达的人生智慧,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陈瓘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