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赋秀野园清晖堂·别本作为陆义斋赋清晖山堂)
穿幽透密,傍园林宴乐,清时钟鼓。帘隔波纹分昼影,融得一壶春聚。篆径通花,花多迷径,难省来时路。缓寻深静,野云松下无数。
空翠暗湿荷衣,夷犹舒啸,日涉成佳趣。香雪因风晴更落,知是山中何树。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
空翠暗湿荷衣,夷犹舒啸,日涉成佳趣。香雪因风晴更落,知是山中何树。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幽静雅致的园林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上阕写园林的幽深美景: - 开篇用"穿幽透密"形容园中小径曲折幽深,配合着宴会时的钟鼓声,显得既静谧又热闹。 - "帘隔波纹"写阳光透过帘子在水面形成波纹光影,把整个春天的美景都"装"在壶中,构思很巧妙。 - 花丛中的小路被鲜花掩盖,让人记不清来时的路,这种迷路的感觉反而增添了游园的趣味。 - 最后用"野云松下"的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下阕写人在园中的闲适生活: - "空翠暗湿荷衣"写荷衣被青翠的雾气沾湿,人在园中漫步吟诗,每天都能发现新的乐趣。 - 风吹落花瓣却不知是什么树,这种朦胧的美感很有韵味。 - 在响石上弹琴,靠着悬崖边的栏杆,悠闲地等待月亮升起,都不想回家了。 - 结尾突然灵感迸发,就像水田里突然飞起的白鹭,这个比喻把写诗时的灵光一闪表现得生动传神。
全词通过细腻的观察,把园林景致和闲适生活写得如诗如画。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描绘景物和活动,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和陶醉。特别是最后"诗思如白鹭飞起"的比喻,既新颖又贴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