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四十首 其八 借前箸

挽楚权,立六国,楚未弱,先树敌,后世闻之犹失色。

趣刻印,危矣哉,客既去,留侯来。借前箸,为君寿,八不可,须当休。

嗟客言,安足信?遽左顾,趣销印。君不见,此法当失真非计,竖儒几败而公事。

忽思石勒果英雄,其智乃过汉高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史记》里一个关于刘邦的决策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团队里有人出馊主意,幸好被聪明人及时拦住"。

故事背景是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郦食其(诗中"客")建议恢复战国时期的六国制度,给旧贵族封王来对抗项羽。张良(留侯)听说后立刻用筷子("前箸")当道具,在饭桌上连说八个不可行理由,吓得刘邦赶紧把刻好的官印都熔了。

诗人用对比手法写得特别生动: 1. 先写馊主意的危害:恢复六国就像"给敌人送武器",还没削弱项羽就先给自己找六个对手,这主意馊到千年后的人听了都害怕。 2. 再写紧急补救场面:刻印工匠忙活时张良赶来,用筷子当教具现场分析,像极了现代人用PPT讲方案漏洞。 3. 最后神转折:刘邦正听得冒冷汗,突然想起对手项羽的谋士范增(诗中误作石勒),感叹敌人阵营的谋士都比自己这边强。

全诗亮点在最后两句反转:表面骂郦食其是"竖儒"(书呆子)差点坏事,实际是夸张良的智慧比刘邦还高。就像现在职场中,好员工不仅要能指出问题,还得会选老板能接受的方式(比如饭局上讲道理)来劝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