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站在江边沙洲上,看着过往行人和飞鸟的宁静画面,同时感慨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心情。
前两句写景:沙洲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渐渐聚集,江面上成对的鸟儿悠闲地掠过水面。这里用"稍稍"形容人群慢慢汇集的样子,"悠悠"则传神地表现出鸟儿自在飞翔的姿态,整个画面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
后两句抒情:诗人回头看看这十年来走过的路,发现唯一的变化就是白发又多了几根,映照在寒冷的江水中。这里用"华发照寒江"这个形象,把无形的岁月流逝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白发与寒江的冷色调相互映衬,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日常小景(行人、飞鸟)与人生大事(十年光阴)的对比,用极简的画面承载深沉的情感。就像我们平时偶然看到某个熟悉场景时,突然想起"原来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的那种触动。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伤感",而是让沙洲、飞鸟、白发、江水这些意象自己说话,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时光无情的流逝。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