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顽石坐寄中上人

一日复一日,坐来空世尘。
清潭常见月,老木不知春。
室静佛为證,山深石作邻。
莫询门外路,风雨暗荆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深山中静坐冥想的日常生活,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超脱世俗的禅意。

前两句"一日复一日,坐来空世尘"直接点明主题:日复一日地静坐,渐渐洗去尘世烦扰。这里用"空"字很妙,既指时间流逝,也暗含放下执念的意思。

中间四句用四个鲜明的自然意象构成一幅山居图:清澈的潭水倒映明月,古老的树木不受季节影响,安静的禅室只有佛像作伴,深山里唯有石头为邻。这些意象都在说同一件事——修行者远离喧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特别是"老木不知春"这句,用树木不懂季节变化来暗喻修行者已超脱时间概念。

最后两句"莫询门外路,风雨暗荆榛"最有意思。诗人劝我们别问山外的路怎么走,因为外面正风雨交加、荆棘丛生。这其实是把世俗比作危险难行的山路,而修行者的清净之地才是真正的归宿。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感。没有说教,只是用石头、老树、清潭这些简单事物,就让我们感受到远离烦恼的平和。诗人把深刻的禅理藏在日常景物中,读起来清新自然,却能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