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

立志平夷尚未酬,莫言心事付东流。
沦胥天下谁能救,一死千年恨不休。
湖水不沉忠义气,淮淝自愧破秦谋。
苕溪北去通胡塞,流此丹心灭虏酋。

现代解析

这首《绝笔》是一位爱国志士在临终前写下的悲壮诗篇,核心是表达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誓死抗敌的决心。

前两句"立志平夷尚未酬,莫言心事付东流"直抒胸臆:我立志平定外敌的抱负还没实现,但别说我的心愿就此落空。这里"平夷"指抗击外族侵略,"付东流"是化为泡影的意思。

中间四句用历史典故表达悲愤:"沦胥天下谁能救"借用《诗经》典故,感叹国家沦亡时无人能力挽狂澜;"一死千年恨不休"说就算自己死去,这份遗憾也会延续千年;"湖水不沉忠义气"用屈原投江的典故,表示忠义精神永不沉没;"淮淝自愧破秦谋"借东晋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典故,反衬自己抗敌计划的失败。

最后两句"苕溪北去通胡塞,流此丹心灭虏酋"最为决绝:让苕溪河水带着我的赤诚之心流向北方敌营,去消灭那些侵略者的首领。这是用"流水寄志"的浪漫想象,表达死后也要继续抗敌的执念。

全诗亮点在于:
1.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联系
2. 用历史典故增加厚重感却不晦涩
3. 失败中见坚贞,绝望中显壮烈
4. 结尾的想象既悲怆又充满力量

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以及"身死志不灭"的气概,正是打动人心之处。诗人用江水比喻忠魂不灭的意象,让抽象的民族气节变得可感可触。

谢绪

会稽人。谢皇后道清之族。禀性刚毅正直,好读书,不求仕进,隐居钱塘金龙山。宋亡,耻食元禄,赴水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