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谣为何石首浃作富城即石首也

朝筑城,民争驰,暮筑城,民忘疲。朝朝暮暮听指麾,役民之力民不知。

倏尔百雉临江湄,盗不敢问矧敢窥。何令尹,来何迟,昔无食,今有鱼。

昔敝裤,今锦裾。富城名不虚,岌岌铁不如,千秋万岁奠我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老百姓齐心协力筑城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筑城前后的巨大变化。

开头用"朝筑城""暮筑城"的重复句式,像劳动号子一样带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老百姓从早干到晚却不觉疲惫,说明大家是自愿为家园出力。这里暗含深意:当官员真正为民做事时,百姓是愿意配合的。

中间突然拔地而起的城墙("百雉"指高大城墙)让盗贼望而却步,用具体效果证明筑城的必要性。接着通过三个强烈对比:从"无食"到"有鱼"、从"破裤"到"锦衣"、从危险到安全,说明好政策带来的民生改善。

最后用"铁不如"形容城墙坚固,用"千秋万岁"表达对永久安宁的期盼。全诗最妙的是把城市命名"富城"的深意——不仅是物质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足与安全感。

全诗像纪录片一样,用白描手法记录筑城全过程,没有华丽辞藻却充满感染力。老百姓的汗水、官员的作为、家园的变化都跃然纸上,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那份共建家园的质朴热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