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儿子受祺通籍后,仍从戎,山左军事方殷,不容以思亲误之,书此以勖其志
宫袍不把兜牟换,应怜绝裾温峤。
旗拥银螭,符分玉虎,未许刀环唱早。
欃枪待扫。
愿绘上麒麟,传来画稿。
千里燕云,多应回首扰怀抱。
秋风蒪脍纵好,便早脱征衫,依旧难了。
塞雁归迟,戍人望远,梦里泰山云绕。
关山非道。
知汝意皇皇,余怀渺渺。
月朗明湖,此情应共照。
旗拥银螭,符分玉虎,未许刀环唱早。
欃枪待扫。
愿绘上麒麟,传来画稿。
千里燕云,多应回首扰怀抱。
秋风蒪脍纵好,便早脱征衫,依旧难了。
塞雁归迟,戍人望远,梦里泰山云绕。
关山非道。
知汝意皇皇,余怀渺渺。
月朗明湖,此情应共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一位父亲写给从军儿子的家书,用充满豪情又暗藏牵挂的笔触,展现了家国大义与骨肉亲情的交织。
上阕以"宫袍不换战甲"开篇,用温峤(东晋名将)的典故赞美儿子放弃文官仕途选择从军的决定。"旗拥银螭"三句描绘军营威仪,强调军令如山不容儿女情长。"欃枪待扫"转为对儿子的期许,希望他能立下战功,像汉代名将那样画像麒麟阁。结尾"千里燕云"突然流露父亲心思:知道儿子在远方也会想家。
下阕笔锋更显柔情。先用"莼鲈之思"的典故,说即便战事结束,家国责任仍难卸下。"塞雁归迟"三句是父亲想象的画面:儿子在边塞望雁思乡,梦中见到泰山云雾——这是用家乡景物寄托思念。最后"关山非道"转为开解:理解儿子从军心切,自己虽不舍却支持。末句以明月共照两地作结,将家国大义与父子深情都融进这轮明月之中。
全词刚柔并济,既有"愿绘麒麟"的壮志豪情,又有"梦里泰山"的细腻温情。父亲通过这种矛盾情感的坦诚表达,既勉励儿子报效国家,又让儿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展现了传统文人家庭"忠孝两全"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