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关

铁岭负青天,岝崿耸岭背。峰连削壁险,路入倾崖晦。

兵家矜却笠,地势雄守隘。束马贯层峦,贾勇陟危塞。

山盘鸟道纡,磴转硖角对。沓石堕仍倚,飞泉散复汇。

鸣蝉响清越,树密昼阴暧。力前忽斗下,猛进眩反退。

折趾谅不辞,我仆嗟已殆。三关信雄杰,乘鄣此亦最。

山形接北荒,边琐通恒代。缅昔豺虎斗,百战争要害。

设险殃万民,茫茫咎真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铁岭关的险峻地势和军事重要性,同时暗含对战争残酷的反思。

1. 铁岭关的险要地势 开篇用夸张手法写铁岭关高耸入云(“负青天”),山峰陡峭如刀削,山路蜿蜒隐蔽。诗人用“束马贯层峦”(牵着马穿过层层山峦)、“贾勇陟危塞”(鼓起勇气攀登险要关隘)等动作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行军的艰难。

2. 生动的自然描写 诗中穿插了细腻的自然景观:乱石嶙峋(“沓石堕仍倚”)、瀑布飞溅又汇聚(“飞泉散复汇”)、蝉鸣清脆、树林幽暗。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山林的壮美,又烘托了环境的险恶。

3. 军事与历史的厚重感 铁岭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兵家矜却笠”),地势易守难攻。诗人联想到历史上这里曾爆发惨烈争夺(“缅昔豺虎斗”),暗指战争像豺虎般残酷。

4. 对战争的隐晦批判 结尾两句是诗眼:人为设险本为防御,却导致百姓遭殃(“设险殃万民”),诗人质问苍天为何如此安排(“茫茫咎真宰”),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力和悲悯。

整体魅力 诗人用雄浑的笔触写景,让读者仿佛亲临险关,同时通过历史联想和深沉发问,让诗歌超越单纯的写景,成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