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戊寅登高,即席和秋崖韵)

蒋陵故是簪花路。风烟奈何秋暑。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余怀何许。想上马人扶,翠眉愁聚。旧日方回,而今能赋断肠语。
登高能赋最苦。叹高高难问,欲望迷处。蝶绕东篱,鸿翻上苑,那更画梁辞主。来今往古。漫湛辈同来,远公回去。我醉安归,黄花扶路舞。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登高时的感慨,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上片开头用"蒋陵故是簪花路"点出地点,蒋陵是南京的古地名,曾经繁华热闹,如今却只剩下秋风萧瑟。词人看到驿站旁凋零的梧桐、宫墙边折断的柳树,不禁想起当年在此漂泊的自己。那时的自己被人搀扶着上马,眉头紧锁,满怀愁绪。词人自比"方回"(宋代词人贺铸的字),说自己如今也能写出令人断肠的词句了。

下片直抒胸臆,说登高赋诗最是痛苦。想问问苍天,却得不到回答;想看看远方,却又迷失方向。眼前蝴蝶绕着东篱飞舞,大雁掠过皇家园林,更让人想起那些离开故土的游子。古往今来,多少人都像自己一样漂泊无依。最后词人醉意朦胧地说:我该回哪里去呢?只有路边的菊花在风中摇曳,像是在为我引路。

整首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用凋零的梧桐、断柳、飞鸿等意象,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氛围。特别是结尾处"黄花扶路舞"的描写,既写出了醉态,又暗含"菊花本是故乡物"的深意,余韵悠长。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