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

京华尘土春如梦,寒食清明花事动。
偶赊佔毕数日閒,似释赪肩百金重。
今晨访客出城东,马上风来乱吹塕。
秾桃靓李杳然空,山杏一梢红耸耸。
浮晖满树岂饶春,丽色迎人太矜宠。
后皇赋命几何偏,早秀迟荣徒倥偬。
娇姿不并岁寒看,残香祇作篱根拥。
物情如此乃自嗤,一官坐得三年冗。
乌腾兔走苦相催,老矣鬓丝今种种。
紫凤怜渠短褐穿,白鸥负我归心勇。
故园梨雪想缤纷,月下有樽谁独捧。
涓滴长令酹颗蓬,何用百家营守冢。
寄声为谢歌泥中,补兀吾犹完趾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出门访友时,看到杏花盛开后的感慨。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际遇的思考。

开头写京城春天尘土飞扬,寒食清明时节百花盛开。诗人难得偷闲几日,感觉像卸下了重担。这天早晨出城访友,路上风吹得尘土飞扬,发现艳丽的桃花李花都已凋谢,只有一枝红杏傲然挺立。

诗人看到这满树杏花,感叹它们虽然美丽却太过招摇。接着联想到命运不公:有的花早开,有的花晚开,但最终都逃不过凋零的命运。娇艳的杏花经不起寒冬,残香只能飘散在篱笆根下。

由此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做个小官虚度三年光阴,时光飞逝,自己已经白发苍苍。看着破旧的衣服,心中涌起归乡的念头。想象故乡的梨花应该开得正盛,可惜没人陪自己月下饮酒。最后自嘲地说:与其大费周章修墓,不如活着时痛快喝酒。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杏花与其他花的对比,暗喻人生际遇不同 2. 从赏花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悟,毫不生硬 3. 结尾处看似洒脱的自嘲,实则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4.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比如"乌腾兔走"比喻时光飞逝,"紫凤白鸥"象征理想与现实

诗人通过一次普通的春日出游,写出了所有人都会面临的困惑:在命运面前,我们该如何自处?是像杏花一样尽情绽放,还是像诗人一样渴望归隐?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让这首诗超越了单纯的写景,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