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官员的不同形象,讽刺了官场腐败现象。
前四句用两个正面例子开头: 1. 于公(汉代清官)办案公平,百姓没有冤屈。 2. 师伯(汉代贤臣)离开下邳时,百姓设酒送别,连神明都被感动。
中间四句转为反面典型: 3. 有些官员出行时让鹿拉车(摆排场),还故意把衙门建得很高(装腔作势)。 4. 现在淮阴一带流传的官场故事,都是讲这些官员如何摆官威。
最后四句直接批判: 5. 这些官员像肥老鼠和凶老鹰一样贪婪残暴,根本不配和前人相比。 6. 更可恶的是他们还公报私仇,把官职当作报复工具。
全诗用古今对比的手法,通过清官与贪官的鲜明反差,揭露了某些官员欺压百姓、以权谋私的丑态。诗中"鹿夹毂""高其门"等形象描写生动传神,"硕鼠""苍鹰"的比喻一针见血,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作者对腐败官僚的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