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夏时节祈雨祭祀的生动画面。
前两句"族云蓊郁温风扇"用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出夏日特有的气象:天空中云层厚重密集(族云蓊郁),热风阵阵吹拂(温风扇)。这里的"温风"不是舒适的和风,而是带着暑热的夏风,暗示着天气的闷热难耐。
后两句"兴雨祁祁黍苗徧"笔锋一转,写久盼的甘霖终于降临。细雨绵绵(祁祁)滋润着田野,让黍苗得以茁壮成长(徧即遍,指黍苗遍布田野)。一个"兴"字生动表现了人们看到雨水时的欣喜之情。
全诗短短十四字,却包含了从闷热到降雨的完整气象变化,更暗含了古代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生活现实。人们在酷暑中虔诚祈雨,终于迎来滋养万物的及时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恩。诗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捕捉到了人与自然最动人的互动瞬间。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