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重山·金陵怀古》通过描绘南京(古称建康)的景物变迁,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开篇"依旧青山绕建康"用不变的青山反衬人事变迁,南朝繁华的"佳丽地"如今只剩茫茫野草。"景阳脂井"这个昔日宫廷奢华的见证,现在只剩冰冷的井栏,秦淮河的月光依然照着故宫残墙,形成强烈的今昔对比。
下片转到石头城遗址凭吊,用长江日夜奔流比喻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更迭。"鸡笼鼠雀满祠堂"这个生动细节,写当年庄严的皇家祠堂如今成了小动物的巢穴,极具讽刺意味。最后"策蹇下斜阳"的画面,一个骑着瘦马在夕阳中独行的身影,将历史的苍凉感推向高潮。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怅惘。作者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冷井、残墙、鼠雀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繁华落尽的苍凉。特别是结尾那个孤独的骑行者形象,把个人面对历史巨变时的渺小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对"兴亡"这个永恒命题的思考。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