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①

绣纹刺绮春纤长,兰膏𩯚鬓琼肌香。
芳年艳质媚花月,三三两两红鸳鸯。
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湿胭脂朵。
冶情纷作蝶恋春,新曲从翻《玉连琐》。
画堂银烛天沈沈,扬眉一笑轻千金。
明珠买得绿珠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击群珠碎。
门前铁骑嘶寒风,奇勋解使归元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奢靡而残酷的故事场景,核心是权贵潘元绍杀害众妾的悲剧事件。

前八句用浓艳的笔触刻画众妾的美貌与生活:她们手指纤长擅长刺绣,头发散发着兰花香,肌肤如琼玉般白皙。这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像花朵明月般动人,成双成对像红鸳鸯。她们穿着翠绿靴子像踏着云朵,沾着露水的海棠花就像她们绯红的脸庞。她们的情感像蝴蝶恋春般热烈,演奏着新谱写的《玉连琐》曲调。

后八句笔锋突转,展现血腥屠杀:在华丽的厅堂里,烛光映照下,权贵轻蔑一笑就决定她们的命运。用明珠收买来的美人(绿珠典故暗示妾室命运),最终却要用宝剑(鱼肠剑)斩杀。主人借着醉意痛下杀手,一夜之间将这些明珠般的女子击碎。最后两句点明背景:门外战马嘶鸣,这场屠杀竟被美化为向主帅表忠心的"奇勋"。

全诗通过极致的美与极致的残酷形成强烈反差,前段越是用香艳笔调渲染众妾的青春美好,后段"碎珠"的暴行就越显触目惊心。诗人用"明珠"、"绿珠"等意象暗喻这些女子被物化的命运,最终讽刺了乱世中权贵将人命当作政治筹码的残忍。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