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外舅陆射山先生屈指六年今春奉谒里门旋有吴行兼以送别二首(以下癸亥作) 其二
乱馀三径长蓬蒿,栗里田荒尚属陶。
逸兴人扶双屐健,名山天靳一星高。
春浓远市红灯月,烟泛轻帆白鹭涛。
怪底尊前还恋恋,六年书疏阻江皋。
逸兴人扶双屐健,名山天靳一星高。
春浓远市红灯月,烟泛轻帆白鹭涛。
怪底尊前还恋恋,六年书疏阻江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时隔六年再次拜访岳父陆射山时所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亲人重逢的温情。
前两句"乱馀三径长蓬蒿,栗里田荒尚属陶"用陶渊明的典故,暗示岳父像陶渊明一样过着清贫但高洁的隐居生活。虽然住处荒草丛生,但依然保持着隐士风骨。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拜访时的场景:岳父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逸兴人扶双屐健"),依然向往名山胜景("名山天靳一星高")。春夜里远处市集的灯火与月色交相辉映("春浓远市红灯月"),江上白鹭翱翔、轻舟逐浪的画面("烟泛轻帆白鹭涛"),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春日江景。
最后两句"怪底尊前还恋恋,六年书疏阻江皋"道出全诗主旨:在酒杯前依依不舍,是因为六年来被江水阻隔、书信难通的遗憾。一个"怪"字巧妙传达出既埋怨时光无情,又珍惜当下相聚的复杂心情。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情景交融的手法,将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感慨娓娓道来,语言清新自然却情感真挚,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亲情牵挂。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