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丁亥春二月起自休致入直翰林夏四月抵京师六月赴上京述怀五首 其五
圆象无停运,日驭转西陆。
原野多归人,翩翩共驰逐。
念昔居閒曹,未老先纳禄。
蒙恩列外监,放浪湖一曲。
薄田皆旧畬,敝庐非新卜。
白首重见招,英游并华毂。
寒松虽复凋,幽兰岂再馥。
宣尼讥患失,伯阳贵止足。
时暮复何言,终期返初服。
原野多归人,翩翩共驰逐。
念昔居閒曹,未老先纳禄。
蒙恩列外监,放浪湖一曲。
薄田皆旧畬,敝庐非新卜。
白首重见招,英游并华毂。
寒松虽复凋,幽兰岂再馥。
宣尼讥患失,伯阳贵止足。
时暮复何言,终期返初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顾人生的感怀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仕途、归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前四句描写自然景象:日月不停运转,太阳西沉,田野上许多人结伴归家。这里用自然规律暗示人生老去不可避免,为下文做铺垫。
中间部分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年轻时在闲职部门工作,未老就辞官归隐;后来虽被重新启用担任官职,但更喜欢在湖边自由生活。家里只有祖传的薄田旧屋,说明他安于简朴。
"白首重见招"以下转折:年老时又被朝廷征召,和权贵们同车出行。但他用"寒松凋零、兰花难再香"比喻自己年老力衰,暗示不适合再做官。这里引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孔子批评患得患失,老子提倡知足常乐,表明自己认同适可而止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总结:晚年没什么可说的,只希望最终能脱下官服回归田园。全诗通过对比自然规律与个人经历,表达了看淡名利、向往归隐的豁达心境,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的典型矛盾心理。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