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文人形象,充满豪情又带着无奈。
开头两句很有画面感:诗人一边喝酒一边拔剑细看,剑光闪闪,仿佛能穿透星空。这里用"斗牛"(指天上的星宿)来形容剑的寒光,既夸张又生动,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但接下来情绪一转,诗人感叹世事变幻,人心难测,让人心酸。他反思自己苦读经书、钻研文章到底值不值得——皓首穷经(头发白了还在读书)真的有用吗?绞尽脑汁写文章又有什么用?
最后两句是自我激励:我们这些人终将建功立业,不要像漂泊的游子一样整天哀叹。虽然前文流露出失意,但结尾突然振作,显得洒脱又充满希望。
全诗在豪放中带着苦涩,在自嘲中藏着不甘,典型地反映了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却又不愿放弃"的矛盾心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难,仍要咬牙前行"的倔强精神。
陈东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