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潭
古潭涵虚无,玉碧濯娟娟。
洼然辟水府,疑有蛟龙蟠。
苍山环其外,峭壁摩穹天。
倒影下空洞,宿鸟不敢眠。
黝黑湾澴底,欲没百丈弦。
始信渊冥内,诸象杳无缘。
画涵群峰静,夜浸星月寒。
藤萝织翠缕,怪石吸惊湍。
玄颜淡深碧,空际曳绿烟。
造幽自太始,混沌劈其端。
对此心神寂,炯然欲入禅。
洼然辟水府,疑有蛟龙蟠。
苍山环其外,峭壁摩穹天。
倒影下空洞,宿鸟不敢眠。
黝黑湾澴底,欲没百丈弦。
始信渊冥内,诸象杳无缘。
画涵群峰静,夜浸星月寒。
藤萝织翠缕,怪石吸惊湍。
玄颜淡深碧,空际曳绿烟。
造幽自太始,混沌劈其端。
对此心神寂,炯然欲入禅。
现代解析
这首《碧玉潭》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一个神秘幽深的古潭景象。全诗像一部自然纪录片,带着读者一步步探索这个充满灵性的水域。
开篇先给潭水"定性"——它像一块碧玉沉在虚无中,干净得能洗涤万物。接着镜头拉远:这个凹陷的深潭仿佛是水下宫殿的入口,让人怀疑里面住着蛟龙。周围环境更显气势——苍山像保镖一样围着它,峭壁几乎要蹭到天空。
诗人特别擅长玩"光影魔术":潭水像镜子般倒映着山体,把天空都装了进去,连鸟儿都不敢在此过夜。水下世界幽暗难测,仿佛藏着百丈深渊。这里用"百丈弦"比喻,既说深度,又让人联想到蛟龙可能潜伏其中。
中段开始展现潭水的"性格":白天它安静地收纳群峰倒影,夜晚则浸泡着冰冷的星光。岸边藤萝像编织绿色丝带,怪石张嘴吞吃激流。最妙的是对水色的描写——深碧中泛着玄黑,水面升腾的雾气像被拖拽的绿烟。
结尾升华主题:这个秘境从开天辟地时就存在,面对它,人的心会自然沉静,甚至产生修禅的顿悟。全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观察,把普通水潭写出了神话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原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