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麻竹师孝廉见赠原韵即以书感

无复军中唤史都,空留余恨失吞吴。只缘竖子无长策,不是彭郎误小姑。

大纛高牙看无引,奔狼突豕任长驱。唾壶击碎寻常事,一日愁浇酒百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愤懑情绪,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历史遗憾的叹息 开头用"史都"(可能指历史名将)和"吞吴"(三国典故)的典故,暗示曾经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最终错失良机。就像下棋时因为短视而错失胜局,作者认为失败不是因为外部干扰("彭郎误小姑"的传说),而是决策者本身缺乏远见。

2. 现实困境的写照 诗中用"大纛高牙"(军旗)无人引领、"奔狼突豕"(失控的野兽)四处乱窜的生动画面,描绘出当时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就像看到一支没有指挥的军队,或者一群失控的野兽在横冲直撞。

3. 借酒消愁的宣泄 最后两句用"击碎唾壶"(东晋王敦的典故)和"一日百壶"的夸张手法,表现极度的郁闷。就像现代人心情极度烦躁时摔东西发泄,或者拼命喝酒麻醉自己,但内心知道这些都无济于事。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把个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力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些看似夸张的行为(摔壶、狂饮),其实都是对现实不满又无可奈何的极端表现,很容易引发怀才不遇者的共鸣。

彭玉麟

(1816—1890)湖南衡阳人,字雪琴,号退省斋主人。诸生。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床,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官至兵部尚书。卒谥刚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