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定明大像

造化秘奇胜,洪流绕崇岗。
层楼百仞高,下□云水乡。
空嵌独秀峰,雷霓挥铦铓。
神□□□丁,金仙俨垂裳。
悬知天壤间,异事不可□。
□嘉与宁川,二像遥相望。
怒涛乔岳中,涌出大法王。
奇怪岂人力,窥测固渺茫。
□□□□□,藤萝罥幽香。
夜深龙作礼,宝炬胜霞光。
我生西南陬,薄宦游东方。
睹此两奇绝,傥恍如痴狂。
由来豪放词,不付白面郎。
矧此无尽藏,绮语未足偿。
小诗勒岩阿,相与石像长(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尊宏伟佛像的奇观,以及作者被震撼的内心感受。全诗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感叹,传递出对自然与人力共同创造的宗教奇迹的敬畏之情。

开篇用"造化秘奇胜"点明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佛像所在的山势高耸("层楼百仞高"),被云雾流水环绕,独秀峰像刀锋般刺破天空。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尊顶天立地的巨佛矗立在险峻山水间。

诗中反复强调"奇"字——"异事不可□"、"奇怪岂人力",说明这尊佛像的壮观已超出常人想象。特别精彩的是"怒涛乔岳中,涌出大法王"这句,把佛像比作从怒浪高山中自然涌现的神明,既显气势又带神秘感。

后半段写作者的震撼体验:"傥恍如痴狂"直白道出看呆了的模样。他自谦说再豪放的诗词都不足以描写这景象,连华丽的语言("绮语")都显得苍白,最后只好把这首诗刻在岩石上,让文字与佛像一起长存。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力量的交织:一是自然山水的雄奇,二是人类宗教艺术的伟大。作者站在西南人的视角,在东方宦游时偶然遇见这个奇迹,那种跨越地域的震撼感,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同身受。诗中既有对景物的白描,又有发自肺腑的惊叹,就像现代人看到金字塔或长城时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的那种激动心情。

阎禹锡

阎禹锡,高宗绍兴中东陵(今贵州镇远县西北)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