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坤一联

君臣遇合如尹文端,干济优长如陶文毅,智勇深沈如曾文正,规模阔大如左文襄,江南遗爱寿河山,保教绥民,歌诵合华夷若一,三十年树屏作翰,垂老尚瞻云入觐,长承北阙恩光,平生化雨亲沾,望见宫墙,丝竹壁中闻祖韵;
守旧党则半流顽固,维新党则好事纷更,联英党则意在媚洋,联俄党则竟同卖国,朝政多门分水火,沈几观变,士民钦识量无双,七八国议约寻盟,临终尚飞电力争,永作南天保障,倏忽大星遽陨,惊摧梁栋,帆樯海上吊忠魂。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了晚清重臣刘坤一的形象。全篇通过三组鲜明对照,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地位。

上联用四位清代名臣作比:
- 像尹继善(尹文端)一样得皇帝信任
- 像陶澍(陶文毅)一样实干能干
- 像曾国藩(曾文正)一样智勇双全
- 像左宗棠(左文襄)一样格局宏大
特别强调他在江南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晚年仍受朝廷重用。"丝竹壁中闻祖韵"暗示他继承了儒家治国传统。

下联笔锋一转,批判当时四大政治派系:
- 守旧派太顽固
- 维新派瞎折腾
- 亲英派谄媚洋人
- 亲俄派卖国求荣
在这样混乱的政局中,刘坤一沉着应对,展现出过人见识。临终前还在为"东南互保"事件据理力争,用"帆樯海上吊忠魂"的意象,把他比作支撑国家的栋梁。

全联最精彩的是将个人功绩与时代困局交织呈现:上联写个人成就时暗含对盛世的追忆,下联写时局动荡时凸显其政治定力。通过这种今昔对比,既歌颂了逝者,又暗含对国运的忧思,展现出挽联这种文体特有的历史厚重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