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感慨,充满诗意的画面感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前四句展现宏大的理想图景:五彩祥云中仙人仪仗降临山林,万里银河上木筏直通星斗——这些奇幻意象暗喻时代正迎来盛世。诗人认为当今圣明的时代已经复兴了周朝的礼乐制度,学者们应当效法孔子编修《春秋》的精神来治学。这里用"周礼乐"和"鲁春秋"两个典故,表达对文化昌明的期待。
后四句转向现实感受:皇家园林的花雾沾湿衣襟,宫苑池沼的恩泽广布四方,这些湿润的意象暗示皇恩浩荡。但最动人的是结尾的转折——当夜深人静从梦中醒来,诗人却向往着远离高楼,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泛舟的闲适生活。这个渔舟意象与开头的仙家气象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知识分子在仕途追求与隐逸情怀之间的矛盾心理。
全诗通过"仙界-宫廷-江湖"的空间转换,巧妙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世界: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怀念自由生活。这种理想与现实的拉扯,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