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经历奔波后终于能安心休息的场景,同时暗含人生哲理。
前两句"到得安眠饱饭中,东西南北路头通"写的是:当人吃饱喝足、安稳入睡时,会觉得人生处处都是出路。这里用"东西南北路头通"比喻人在身心满足时,看问题会更开阔,觉得前路充满可能。
后两句"三更夜半鬼嫁祸,莫著岩头与雪峰"则带有警示意味:深夜时分(象征人生困境或迷茫时刻),要小心"祸事"悄悄降临。诗人用"鬼嫁祸"这个形象的说法,提醒人们警惕那些看不见的危机。"莫著岩头与雪峰"是劝诫:不要固执地停留在险峻的岩石和雪峰上(比喻不要固执于艰难处境或错误选择),要学会审时度势,灵活应对。
全诗通过对比"安眠饱饭"的惬意和"夜半鬼祸"的危机,表达了这样的智慧:人生既要懂得在顺境中放松,也要在逆境中保持清醒。最可贵的是明白何时该坚持,何时该变通——这种通达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