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四首 其一

细雨黄昏,听翡翠屏边,笛声初起。鬟影依稀,坐背红灯乌几。

丁星竹籁蛩音,都迸入一行织。指韵呜呜丝儿气。

力吹得、秋声如此。尊前只合分明见。认窈窕、樊川婢子。

料得前生为弄玉,或是双成姊。醉把红牙亲拍,应笑我微云学士。

问娉婷骑凤,何时直得,配他萧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听笛的浪漫场景,充满了音乐与爱情的遐想。

上片从环境描写入手:细雨蒙蒙的黄昏,翡翠屏风旁传来悠扬的笛声。隐约可见梳着发髻的女子身影,背对着红灯坐在乌木茶几旁。这里用"鬟影依稀"制造出朦胧美感,让人好奇女子的容貌。接着描写各种声音交织——竹笛声、蟋蟀鸣叫,都融入织布机的声响中。特别有趣的是"呜呜丝儿气"这句,生动模仿了笛声的婉转,说这笛声把整个秋天的意境都吹出来了。

下片转入抒情:词人看着酒杯,觉得应该看清女子的样貌。他猜测这女子可能是杜牧诗中提到的美丽侍女(樊川婢子),更浪漫地想象她前世可能是弄玉(秦穆公女儿,善吹箫)或董双成(西王母侍女)。词人醉中拍着红牙板打节拍,自嘲是"微云学士"(可能指自己像飘忽的云)。最后大胆发问:这位骑着凤凰的美丽仙子,什么时候才能像弄玉嫁给萧史那样,与我相配呢?

全词妙在将现实与想象交融:从真实的听笛场景,逐渐过渡到神话般的爱情幻想。词人用历史典故(弄玉、萧史)和比喻(凤凰、仙子)来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既风雅又带着几分醉意的率真。特别是结尾的直白提问,打破了传统文人词的含蓄,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