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籍溪

雨过溪头鸟篆沙,溪山深处野人家。
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村的清新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雨过溪头鸟篆沙,溪山深处野人家"写的是雨后的溪边景象:溪水上涨冲刷着沙滩,鸟儿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像书法一样;在溪山深处,住着几户农家。这里用"鸟篆沙"这个生动的比喻,把鸟脚印比作书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后两句"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通过花开花落展现时光流转:农家门前的桃花李花都已凋谢,但春光并未离去,现在又轮到楝树开花了。这里用不同花期的更替,巧妙地表现了春天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了山村雨后清新宁静的美,以及四季轮回中生命的延续。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白描,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特别是最后楝花的出现,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詹慥

建宁浦城人,字应之。安贫守道,诱掖后进,从游者多所成立。为文操笔立就。高宗建炎三年举人,任信丰县尉。后见张浚,论灭金之计,浚辟为属。有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