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醉卧拥孤剑,凉飙吹敝帏。
耿耿长剑光,激射明月辉。
宵兴不能寐,四顾增吁欷。
壮心耗蠹简,老泪滋秋衣。
相彼腐草萤,乘时尚飞飞。
秋气入病骨,秋声搅愁心。
商歌与商丝,十指不成音。
摧却白玉琴,寂听候虫吟。
星晨散晓芒,竹柏森夕阴。
岁月日以远,沧海日以深。
几见珊瑚枝,化作锦绣林。
丛愁不可道,积露泣衰草。
绿鬓朱颜人,风前几回老。
寂寞太玄文,凄凉封禅稿。
富贵未足矜,贤达岂自保。
晶莹万里天,千古同浩浩。
人生无百年,百年亦徒然。
颇知此身幻,那得万虑捐。
勉敦诗书好,强与鱼鸟缘。
石火不返石,泉流不恋泉。
晓月无远耀,秋葩逞孤妍。
徘徊盼长道,目极心忧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孤独忧愁的文人形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感慨。

开篇"醉卧拥孤剑"立刻勾勒出一个借酒消愁的失意者形象,手中的剑和吹动破旧帷帐的秋风,暗示着他曾经的壮志和如今的落魄。长剑在月光下闪烁寒光,更衬托出他辗转难眠的苦闷。

诗中反复出现的"秋"字(秋衣、秋气、秋声)不仅是季节描写,更是心境写照——就像秋天万物凋零一样,诗人也感到自己的生命力和理想在流逝。他把自己的学问比作被虫蛀的竹简,泪水打湿了秋衣,这种自嘲式的比喻生动表现了怀才不遇的痛苦。

诗中运用了多处对比:腐草中的萤火虫尚能飞舞,反衬自己的困顿;曾经弹琴的巧手如今连简单的音调都弹不成;年轻时乌发红颜,转眼就要老去。这些对比强化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悲凉感。

最后部分转向哲理思考:富贵不值得骄傲,贤达也难保平安。诗人意识到人生短暂如石火电光,泉水不会留恋源头,但他仍选择与诗书为伴,在短暂的生命中保持自己的品格,就像秋日里倔强开放的花朵。

全诗通过秋夜的景物、身体的病痛、往事的回忆等多重角度,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精神世界,既有对命运的不甘,也有对人生的通透认知。诗中"晶莹万里天,千古同浩浩"的壮阔景象,最终将个人愁绪升华到对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