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后步月

清光冰魄浩无边,桂影扶疏吐玉娟。人在峰头遥指望,举杯对影夜无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夜登高望远的场景,充满了宁静而浪漫的意境。

前两句"清光冰魄浩无边,桂影扶疏吐玉娟"写的是月光。月光清澈冰冷,洒向无边无际的大地;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稀疏斑驳,显得格外柔美。这里用"冰魄"形容月光的清冷,"玉娟"则让人联想到月光温柔美好的特质。

后两句"人在峰头遥指望,举杯对影夜无眠"写人的活动。诗人站在山顶遥望远方,举起酒杯对着自己的影子,整夜无眠。这里展现了一个孤独但富有诗意的画面:一个人、一杯酒、一轮明月,构成了一幅充满意境的月夜图。

整首诗通过月光、树影、人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借月夜之景,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或思念。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个清冷的月夜,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