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族子弟(王孙)在春天逝去后的闲适生活与淡淡愁绪,同时暗含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自己漂泊人生的感慨。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贵族青年佩戴着碧玉般的兰草饰品,在清凉月夜倚着红栏杆发呆。远处传来玉箫声与黄莺鸣叫交织,金鼎中的熏香随着蝴蝶的梦境渐渐消散。这里用"春去凉月"暗示美好时光流逝,"蝶梦残"暗指繁华将尽,透露出主人公的寂寞。
中间两句突然转换场景:清澈的碧绿池塘适合垂钓(隐居生活),但外面黄沙漫天的大风(象征世俗纷扰)让人懒得整理衣冠(指不愿出仕做官)。通过"清波"与"黄尘"的对比,展现主人公在隐居与入世间的矛盾心态。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先夸赞友人(史允叟)继承了家族的文采,再自嘲自己胡子都白了还要清晨骑马奔波。一个"笑"字既带着对友人的亲切,也含着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无奈。全诗在贵族雅致与江湖漂泊的对比中,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才华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