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残雨空园,剩水佩风裳,暗写愁色。
未了琴尊,已凉亭馆,病馀感秋无力。
坠红信息。
废池何恨成凝碧。
怅故国。
千里。
暮云江上倦游客。
还念旧社,醉墨题襟,十年飘零,清事都寂。
晚香丛鸥,边梦续疏,狂花也笑头白。
一语问花应解得。
又断魂处,待赋卅六芳陂,载秋单舸,冷枫红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病后初愈的人在秋天触景生情的愁绪,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深的孤独与漂泊感。

上片(前九句)像一组电影镜头:雨后荒废的园子,残留的荷叶("水佩风裳"指荷叶荷花),凉亭里未收的琴酒,共同构成萧瑟的秋景。病人虚弱地看着落花("坠红"),连废弃的池塘都仿佛凝结着亡国之恨("凝碧"典故暗含对故国的思念)。最后镜头拉远,展现暮云千里的江面,点明游子身份。

下片转入回忆与感慨:想起十年前和诗社朋友饮酒题诗的快乐时光("醉墨题襟"),如今漂泊十年,当年的雅兴都已消散。看着秋菊("晚香"指菊花)想继续做放达的梦,连野花("狂花")都笑他头发已白。这里出现奇妙的人花对话:词人问花是否懂得他的心事,而残秋的枫叶、孤独的小船("单舸")、驿站的红叶,这些意象最终凝结成一首凄美的秋日诗篇。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无力感":病人看秋景的虚弱,游子思故乡的怅惘,中年人忆青春的无奈。作者用"剩""废""倦""寂"等字眼,把人生秋日的苍凉写得入木三分,最后用枫叶与小船的鲜明画面,让抽象的愁绪有了具体的色彩与温度。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