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骏马和骑马人的英姿,充满了动感和宫廷贵气。
第一段写骏马:马儿有着花斑的额头和红色的鬃毛,脑袋微微歪着,显得俏皮。它走在槐花飘香的路上,仿佛要奔向天空。马儿在队伍中跑得太快,主人不得不把白玉马鞭藏好,生怕它太过张扬。
第二段写骑马人:马儿像桂树枝一样矫健,喷着鼻息。皇帝把玉鞭赐给了霍去病这样的将军(霍嫖姚代指名将)。马儿的身影从皇宫门禁中飞驰而出,清脆的马蹄声回荡在五门桥上,像把碧玉踩碎了一样。
全诗用马儿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动态画面:骏马的活力、主人的英武、宫廷的华丽,都通过"红鬃""白玉鞭""喷珠"等鲜亮意象呈现。最妙的是把马蹄声比作"碧玉碎",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让读者仿佛听到清脆的马蹄声在宫墙间回荡。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