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刘侍郎的官员的贺诗,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他的一生经历和成就。
开头四句讲刘侍郎的人生轨迹:年轻时在读书人圈子里就很出色("儒林俊誉流"),中年时带着公文袋("持橐")跟随皇帝出行办事("侍宸游")。他曾在皇宫里参与政事讨论("论思清禁")历经三朝皇帝,后来又在特殊官署("殊庭")悠闲地工作了二十多年("二纪"是24年)。
中间两句用两个历史名人作比:说刘侍郎像唐代白居易(香山居士)一样进退有度,写诗又能像陶渊明(彭泽县令)那样和朋友互相赠答酬唱。
最后两句是听说朝廷("璧水"指太学,代指朝廷)正在寻找德高望重的老臣("三老"),估计很快就会有隆重的礼仪("蒲轮"是用蒲草裹车轮表示礼遇)请刘侍郎出山,让天下人都感到欣慰。
全诗通过时间顺序展现人物经历,用历史名人衬托其品格,最后以美好期待作结,整体结构工整,用典自然,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佩和祝福。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